松鼠碎碎念
松鼠碎碎念

第八章:来自学生会的降维打击

第八章:来自学生会的降维打击

周日下午两点,学校南门对面的蓝色小屋咖啡馆。

这是当时校园周边唯一一家模仿星巴克风格的咖啡馆,价格不菲,因此成了学生情侣约会和学生干部们谈事情的专属场所。李明盛提前十五分钟就到了,他特意挑了一个靠窗的、不那么显眼的角落。

他有些紧张。这不仅仅是一次关乎信息角生死的商业谈判,更像是一场不对等的面试。在来之前,他甚至破天荒地,花了一块钱,在宿舍楼下的公共电话亭,给家里打了个电话。电话里,他没有说任何关于项目的事情,只是像往常一样,问了问父母的身体,说了说学校的生活。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这通电话,是他内心深处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。

两点整,咖啡馆那挂着风铃的玻璃门被推开,风铃发出一串清脆的响声。一个穿着休闲西装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、脸上带着自信微笑的青年,准时地走了进来。他的目光,在咖啡馆里迅速地扫视了一圈,几乎没有丝毫的停留,就精准地,锁定在了李明盛这个角落。

他径直地,走了过来。

“李明盛师弟?你好,我是罗宇翔。”他主动伸出手,手掌温暖而干燥,握手有力,但只握了三秒,就恰到好处地松开,既显得热情,又不至于过分熟络。

李明盛立刻站起身,有些局促地和他握了握手:“罗师兄,您好,久仰大名。”

“别客气,坐。”罗宇翔的身上,有一种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和从容。他在李明盛的对面坐下,没有去看那份递过来的菜单,而是熟练地对服务员说:“一杯蓝山,谢谢。”显然,他是这里的常客。

他没有急着谈正事,而是像个老朋友一样,聊起了家常:“我听陈静师妹说,你们都是97级的?我们学院97级可是出了不少牛人啊,前几天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,拿一等奖的那个小组,就有你们班的吧?”

“是的,张伟就是我们宿舍的。”李明盛下意识地回答道,但他立刻意识到,自己可能说错话了。他不想在一开始,就暴露自己团队的全部底牌。

罗宇翔笑了笑,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、了然于胸的光芒:“哦?张伟?我知道他,技术大牛,系里有名的独行侠。没想到,居然被你给收服了。看来师弟你,不简单啊。”

短短两句对话,罗宇翔就已经不动声色地,完成了对李明盛团队核心成员的背景调查,并顺带,还捧了他一句。这种滴水不漏的社交手腕,让李明盛感到了巨大的压力。他感觉自己在这位师兄面前,就像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孩,所有的心思,都可能被对方一眼看穿。

他决定不再被对方的节奏带着走,他要主动出击,将谈话拉回到自己的主场。

“师兄过奖了,我们就是瞎折腾。”李明盛定了定神,他打开那台沉重的二手IBM笔记本电脑,屏幕亮起时,发出了轻微的电流声。他将那个数据页面,转向了罗宇翔。

“师兄,我知道您时间宝贵。这是我们信息角的一些基本数据,您先过目。”

他打开笔记本电脑,将那个数据页面,转向了罗宇翔。

页面上,没有一张图片,只有最核心的几项数据,被李明盛用加粗的红字标出:

  • 日均独立访客(UV):1200+
  • 日均页面浏览量(PV):8000+
  • 用户平均访问时长:7.5分钟
  • 核心用户(每日访问超过3次):约200人

这些数据,对于一个上线不到两周、零成本推广的个人网站来说,堪称恐怖。

罗宇翔看着这些数据,脸上的笑容,第一次,收敛了起来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商人看到猎物时,那种专注而锐利的眼神。

“不错。”他言简意赅地评价道。然后,他提出了第一个,也是最尖锐的问题:“这么好的流量,为什么……要来找我?”

这个问题,像一把手术刀,直刺李明盛最尴尬的处境。

李明盛没有隐瞒,也没有抱怨。他平静地,将团队关于商业化的分歧,以及自己扫街失败的经历,坦诚地,合盘托出。他知道,在罗宇翔这样的人面前,任何的伪装和夸大,都是愚蠢的。

“所以,”他总结道,“我们有流量,有用户,但我们不知道,如何把它变成干净的、能让我们活下去的钱。而您,师兄,是这方面真正的专家。我今天来,就是想向您请教,或者说,寻求合作。”

听完李明盛的讲述,罗宇翔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他用手指,轻轻地敲击着桌面,发出的“嗒、嗒”声,像一只精准的节拍器,敲打在李明盛紧张的神经上。他似乎在进行着高速的思考和评估。

过了足足五分钟,他才抬起头,看着李明盛,说出了一句让李明盛永生难忘的话。

“师弟,你知道,你和你那两位理想主义的伙伴,以及那些拒绝你的小老板们,共同犯了一个什么样的错误吗?”

李明盛摇了摇头。

“你们都把信息角,当成了一个媒体。”

“媒体?”这个词,让李明盛感到困惑。

“对,媒体。”罗宇翔解释道,他的语速不快,但每一个字都像经过精确计算的子弹,直击要害,“你听我分析。媒体的商业逻辑是什么?是广而告之。我有一份报纸,我有十万个读者,我就把这十万个读者的注意力打包,卖给肯德基。至于这十万个读者里,有多少人今天真的想吃炸鸡,我不知道,肯德基也不知道。这是一种粗放的、低效的广播模式。你拿着你的流量数据,去跟那些小老板推销,本质上,就是在干这件事。”

他端起咖啡,喝了一口,继续说道:“这条路,不能说错,但对于你们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学生团队来说,太难了。因为你们既没有专业的销售团队,也没有足够的品牌背书,去说服广告主为你们的注意力买单。你扫街失败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”

罗宇翔的话,一针见血,点破了李明盛所有失败的根源。

“那……我们应该是什么?”李明盛虚心地请教。

“你们不应该是媒体,你们应该是一个平台。”罗宇翔的眼睛里,闪烁着一种名为商业逻辑的光芒,“媒体,是单向输出信息的。而平台,是双向连接服务的。”

他没有用那些商业理论,而是用李明盛最熟悉的校园场景,来打比方。

“你看,BBS的‘缘分天空’版,就是典型的媒体。每个人都在上面发帖,展示自己,希望能被广播出去,让更多的人看到。但效率高吗?不高。因为信息是混乱的,匹配是随机的。”

“那什么是平台呢?学生会的联谊舞会,就是平台。我们把想交朋友的男生和女生,都聚集到一个特定的场景里,为他们提供音乐、场地、互动游戏这些服务,让他们能够更高效地,相互认识、相互选择。我们连接的,是人和人。我们提供的,是匹配效率。”

这个比喻,让李明盛瞬间茅塞顿开。

“再比如,”罗宇翔继续说道,“学校的社团招新,在百团大战的时候,摆个摊位,发传单,这就是媒体模式。广撒网,效果看天吃饭。”

“而我们学生会,组织一个社团体验日的活动,让每个社团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、固定的教室,去展示自己的核心活动,让新生可以像试吃一样,去体验、去选择。这就是平台模式。我们连接的,是社团和新生。我们提供的,是决策效率。”

他拿起桌上的两包方糖,摆在了李明盛面前。

“这包糖,代表你们网站上的用户。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需求:找兼职、租房子、买二手货。”

他又拿起自己的咖啡杯,放在了方糖的另一边。

“这个杯子,代表像我这样的,能提供服务的人。我这里有家教岗位,有租房信息,有各种你们用户需要的东西。”

然后,他用一根搅拌棒,将方糖和咖啡杯,连接了起来。

“而信息角,就应该是这根搅拌棒。它的价值,不是在自己身上贴广告,去骚扰用户。它的价值,在于连接和撮合。你们要做的,不是卖广告,而是卖服务,或者说,从服务中抽成。你们要成为校园生活领域的学生会,而不是另一份BBS的电子版报纸。”

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李明盛的心中,仿佛有一道闪电劈过。邓教授为他打开了一扇窗,而罗宇翔,则直接为他,踹开了一扇门。

“我的意思很明确。”罗宇翔身体前倾,声音压低,充满了力量,“忘掉你那些200块一个的广告位。我们来玩一票大的。”

“我家教中介公司,现在最大的痛点,是生源不稳定,以及老师的匹配效率低。我每个月,都要花上千块,去印传单、贴广告,但效果越来越差。”

“现在,我们来合作。你们在‘兼职实习’版块,为我开一个专属的、经过官方认证的家教直通车入口。所有想找家教的同学,都可以通过这个入口,直接在线报名。我呢,则把我的所有家教岗位信息,独家地,提供给你们平台。”

“这样一来,你的用户,得到了经过筛选的、真实可靠的兼职信息,体验变好了。我的公司,得到了最精准、最稳定的生源,效率提高了。这是一个双赢。”

“至于钱,”罗宇翔露出了一个商人的微笑,“我们不谈广告费。我们谈效果付费。每通过你们平台,成功匹配一单家教,我分给你们20%的中介费。一单的中介费,通常是100到200块。也就是说,你们每成功一单,就能拿到20到40块钱。以你们现在的流量,一个月撮合三五十单,难吗?”

三五十单,那就意味着,一千块以上的月收入!

这个数字,像一颗炸弹,在李明盛的脑海里,轰然炸响。他被罗宇翔这套完整、闭环、并且极具诱惑力的平台商业模式,彻底震撼了。这是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、更高维度的降维打击。他那套卖广告位的思维,在这套模式面前,简直就像原始部落的长矛,对上了现代军队的巡航导弹。

他第一次,深刻地理解了,什么叫认知的差距。这种差距,比资金、技术、人脉的差距,都更加致命。

带着罗宇翔提出的那份充满了冲击力的合作方案,李明盛当晚,就召集张伟和陈静,在机房里,开了第二次,也是更重要的一次团队会议。

当他把罗宇翔的整套平台模式复述出来时,张伟和陈静,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
李明盛没有催促他们。他知道,这种认知层面的巨大冲击,需要时间来消化。他没有像上次在烧烤店那样,急于用自己的结论去说服他们。而是耐心地,将自己今天下午,是如何被罗宇翔一步步开悟的过程,完整地,分享了出来。

他把自己画的那些关于媒体和平台区别的草图,展示给他们看。他甚至把罗宇翔那个关于联谊舞会和社团体验日的比喻,也绘声绘色地,学了一遍。

他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布道者,而是一个谦虚的分享者。他把自己摆在了和他们同样的位置上,一个刚刚学到了新知识,并为此感到兴奋的学生。

这种姿态的转变,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张伟和陈静,不再感觉自己是在被说教,而是在和李明盛一起,共同探索一个全新的、未知的领域。

“他的意思是……我们不再是信息的搬运工,而是信息的加工厂和服务站?”张伟第一个,从技术的角度,理解了这个模式的本质。他立刻联想到了,如果要做认证,那就需要设计一套新的用户权限体系;如果要做在线报名,那就需要开发一个表单提交和数据管理后台。这些新的技术挑战,让他这个技术狂人,感到了一丝兴奋。

“是的。”李明盛点了点头,“我们不再是卖注意力,而是卖信用,卖效率。”

“那……这对用户来说,是好事还是坏事?”陈静则从用户体验的角度,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。她依然在担心,任何形式的商业化,都可能伤害到用户。

这个问题,正是李明盛等待已久的。

“我认为,是好事。”他打开电脑,调出了网站后台的几个数据,“你们看,这是‘兼职实习’版块,最近三天被用户点击最多的帖子。其中,至少有40%是虚假信息或者已经过期的信息。用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,甚至还有被骗的风险。”

“而和罗师兄合作,我们引入了官方认证的机制。虽然信息源变得单一了,但信息的确定性和安全性,却大大提高了。我们是用选择的减少,换取了价值的提升。我认为,对于我们现阶段的用户来说,这是一个划算的交易。”

这一次,他的话,不再是空洞的理论,而是有了坚实的数据和用户洞察作为支撑。

张伟和陈静,都无法反驳。

“可是……”张伟还是提出了他的疑虑,“这样一来,我们就等于,把兼职这个最重要的板块,外包给了他。我们的平台,会不会被他绑架?”

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,触及了平台战略的核心——控制权。

李明盛赞许地看了他一眼。他很高兴,张伟已经开始从一个纯粹的工程师,向一个具备战略思维的合伙人转变。

“问得好。”李明盛说道,“所以,我和罗师兄的谈判,还没有结束。我答应,可以和他独家合作。但我也提出了我们的条件。”

他伸出三根手指。

“第一,合作是排他的,但不是永久的。第一期合作,只有三个月。三个月后,我们根据效果,再决定是否续约,以及如何续约。”

“第二,数据的归属权。所有通过我们平台报名的用户信息,都属于我们信息角。罗师兄的公司,只有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。这一点,必须写进合同。”

“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是规则制定权。‘家教直通车’这个产品,具体的功能设计、交互体验、以及对用户的服务标准,必须由我们团队来主导。他可以提需求,但最终的决定权,在我们手里。”

当李明盛把这三个条件说完,张伟和陈静,都彻底地,被震撼了。

他们看到,眼前的李明盛,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和他们争吵的、冲动的销售员。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、深思熟虑的、懂得在合作中争取和保护自己核心利益的商业谈判者。

这一次,他的话,不再是空洞的理论,而是有了坚实的数据和用户洞察作为支撑。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和他们争吵的、冲动的销售员。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、懂得用产品和数据说话的产品经理。

张伟和陈静,都无法反驳。他们被这套逻辑严密、数据详实、并且愿景清晰的方案,彻底地说服了。

“我……没意见。”张伟第一个,表了态。

陈静也微笑着,点了点头:“我觉得,可以试试。”

团队内部,关于商业化的第一次重大危机,就这样,在一个更高维度的认知升级中,被完美地化解了。

会议的最后,李明盛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议题。

“罗师兄,想加入我们。”

“什么?!”张伟和陈静都惊呆了。

“准确地说,不是加入。”李明-盛解释道,“罗师兄提出,除了业务合作,他还想以个人投资的方式,获取信息角未来的一部分股权。”

“他想用他手上所有的家教公司的渠道资源,以及他在学生会的人脉关系,再加上五千块钱的现金,来换取我们项目20%的股份。”

五千块现金!20%的股份!

这两个数字,像两颗重磅炸弹,把张伟和陈静都炸蒙了。五千块,在1999年,对于学生来说,是一笔天文数字。而20%的股份,则意味着,罗宇翔将从一个合作者,变成一个真正的合伙人。

“这……这是好事啊!”张伟反应过来后,显得非常兴奋,“有了这笔钱,我们马上就可以换服务器了!而且有他学生会的关系,我们以后在学校里做什么,都方便多了!”

然而,陈静的脸上,却露出了一丝担忧。

“可是……这样一来,我们的团队,就不再纯粹了。”她轻声说道,“我们三个人,是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理想走到一起的。而罗师兄,他……他是一个商人。他的加入,会不会改变我们团队的文化?”

陈静的担忧,也正是李明盛内心,最纠结的地方。

他知道,罗宇翔的加入,是一把双刃剑。他能带来团队急需的资源、资金和商业经验,但也可能,会带来过度的功利主义,侵蚀团队原本纯粹的车库文化。这是一个关于团队未来的、极其重大的战略抉择。

李明盛没有立刻做出决定。他看着张伟和陈静,郑重地说道:

“这件事,比我们之前讨论的所有问题,都更重要。它关系到信息角未来,到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。”

他没有直接让他们投票,而是拿起白板笔,在白板上,画了一个巨大的十字,分成了四个象限。

“我们来做一次沙盘推演。”他说,“我们来分析一下,接受和拒绝罗师兄的投资,分别会给我们带来什么,又会让我们失去什么。”

在“接受”这个选项下面,他写下了“好处”:
“1. 资金:5000元现金,立刻解决服务器问题。”
“2. 资源:家教公司的独家岗位,学生会的人脉背书。”
“3. 经验:一个成熟的商业大脑加入,弥补我们的短板。”

然后,他又在“接受”的“坏处”一栏,写下了陈静的担忧:
“1. 风险:团队文化可能被改变,决策流程可能变复杂,甚至……未来可能会有股权纷争。”

接着,他又引导大家,分析“拒绝”这个选项。

在“拒绝”的“好处”下面,他写道:
“1. 纯粹:团队保持独立性,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,慢慢发展。”
“2. 简单:没有复杂的股权关系,我们三个人的友谊和合作关系,不会变质。”

而在“拒绝”的“坏处”一栏,他写下的,则更加沉重:
“1. 生存:我们依然没有钱,服务器的问题,商业模式的探索,都需要我们自己从零开始,时间不等人,我们可能会被饿死。”
“2. 机会:我们可能会错失一个与校园核心资源结合、快速成长的绝佳机会。”

白板上的利弊,一目了然,触目惊心。

这个推演的过程,让张伟和陈静,都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。他们意识到,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“Yes or No”的问题,而是一个关于机遇与风险、速度与纯粹的艰难权衡。

“现在,请你们告诉我,你们的答案。”李明盛看着张伟,又看着陈静,等待着他们的最终审判,“不用考虑我,不用考虑人情。就问你们自己,你们更愿意,把赌注,押在哪一个未来上?”

他把选择权,和随之而来的责任,完完全全地,交到了他们两个人的手上。

机房里,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。窗外,是深沉的夜色。而窗内,这个刚刚诞生不久的、年轻的团队,正面临着他们第一个,也是最艰难的,关于未来的十字路口。张伟紧紧地皱着眉头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代码的节奏。而陈静,则低着头,看着自己的脚尖,似乎在进行着一场无比激烈的内心斗争。

他们的每一个决定,都将把信息角这艘刚刚起航的小船,推向一条完全不同的航道。

发表回复

textsms
account_circle
email

松鼠碎碎念

第八章:来自学生会的降维打击
周日下午两点,学校南门对面的蓝色小屋咖啡馆。 这是当时校园周边唯一一家模仿星巴克风格的咖啡馆,价格不菲,因此成了学生情侣约会和学生干部们谈事情的专属场所。李明盛提前十五分钟…
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
2025-09-08